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二十三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平公叔向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如是,君不如臣力,何也」?
师旷侍,曰:「臣请以喻五味,管仲善断割之,隰朋善煎熬之,宾须无善齐和之,羹已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食,谁能强之,亦君之力也(同上)」。
励志诗 西晋 · 张华
四言诗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
四气鳞次,寒暑环周
星光既夕,忽焉素秋。
凉风振落,熠耀宵流。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
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嗟尔庶士,胡宁自舍。
仁道不遐,德輶如羽。
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大猷玄漠,将抽厥绪。
先民有作,贻我高矩
虽有淑姿,放心纵逸。
出般于游,居多暇日。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
虽劳朴斫,终负素质
养由矫矢,兽号于林。
蒲芦萦缴,神感飞禽。
末伎之妙,动物应心
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体之以质,彪之以文。
如彼南亩,力耒既勤。
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水积成川,载澜载清。
土积成山,歊蒸郁冥
不让尘,川不辞盈。
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高以下基,洪由纤起。
川广自源,成人在始。
累微以著,乃物之理。
纆牵之长,实累千里。
复礼终明,天下归仁。
若金受砺,若泥在钧。
进德修业,辉光日新。
隰朋仰慕,予亦何人(○《文选》十九。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二十一。又《书钞》百二十五引林、禽二韵。百五十三引一句。百五十四引流一韵。)
励志诗试惠州诸生辛卯 清 · 翁方纲
 押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九
悠悠圆象运,亹亹灵仪廓。
回斡七春晖,往来双江郭。
缅惟两眉山,文采所栖托。
荏苒逝不居,怀哉先民作。
默化迹尚存,丹棱叹犹昨。
碑坏石砺牛,堂空峰伫鹤。
所跂于古人,非为瞻亭阁。
亦非为文字,披华振萎落。
枝柯在根柢,藨蓘斯刈穫。
忠孝盖有基,原泉岂得涸。
山蹊有嘉树,其下园维萚。
春风吹新绿,尚虞植之薄。
暄阳移广除,雷雨响幽壑。
如何隰朋慕,还就段干约。
石崇 魏晋 · 棘腆
四言诗
昔我不造,备尝颠沛。
后土倾基,皇天陨盖。
少怀蒙昧,长无耿介。
遗训莫闻,出入靡赖。
如彼泉流,不绝若带。
终怀永思,感昔康泰。
我舅敷命,于彼徐方
载咏陟岵,言念渭阳。
乃溯洪流,泛身馀艎。
宵寝晨逝,曷路之长。
亦既至止,愿言以写。
爰有石侯,作镇东夏
宽以抚戎,从容柔雅。
兽啸幽岩,翔风扇起。
逸响既振,众听倾耳。
恂恂善诱,大揖群士。
宗道投意,结心万里。
我固其终,人结其始。
宗道伊何,英朗特俊。
如彼凌高,日以增峻。
隰朋有慕,颜生希舜。
游志域外,涤除鄙吝。
仰止晨风,豫登数仞。
我闻有言,居安思危。
位极则迁,势至必移。
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妙识先觉,通梦皇羲
窃睹党奥,钦蹈明规(○文馆词林百五十七。又《类聚》三十一、《诗纪》三十并引沛、盖、介、赖、方、阳、艎、长、写、夏、雅、危、移、为、羲、规十六韵。)
二贤论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七
子贡管夷吾之奢。晏平仲之俭。
质于宣尼宣尼管仲之奢。
大夫也。而难为上。
晏平仲。贤大夫也。
而难为下。盖讥其僭上偪下之失。
或谓无所轻重。予敢继其末以论先后焉。
夫齐桓承襄公之失政。接无知之乱常。
久亡于外。自先入。
有国之后。锐心以求其治。
叔牙夷吾之能。脱囚服。
秉国政。有鲍叔之助。
隰朋之佐。遂能九合诸侯
以成霸业。此逢时之大者也。
平仲者。立于衰替之朝。
有田国之彊。有栾高之侈。
时非曩时。君非贤君。
崔杼之弑也。能挺然易其盟。
陈氏之大也。能晓然商其短。
独立于谗谄之伍。自全于纷扰之中。
人无间言。时莫与偶。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夷吾之力也。使晏子桓公之世。
有鲍隰之助。则其尊周室。
霸诸侯。功岂减于管氏乎。
以其镂簋而朱纮。孰若豚肩不掩豆。
以其三归而反坫。孰若一狐裘三十年。
矧国之破家之亡者。以奢乎。
以俭乎。语曰。
奢则不逊。俭则固。
与其不逊也宁固。然后知圣人轻重之旨斯在。
迂论迂论一○ 其二 之交112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七
管仲、鲍叔,古之所谓善交者。
齐小白谋相,而鲍叔管仲以为可,于是取之于鲁,解束缚而相之,齐卒以霸。
其后管仲且死,小白谋所以代之者,欲相鲍叔,而管仲以为不可,曰:「鲍叔牙之为人,洁廉善士也,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为政,上且钩乎君,下且咈乎民」。
而以隰朋为可。
鲍叔之举管仲,不以为德;
管仲不许鲍叔之代己,不以为怨。
萧何、曹参以议功定位之故,平时有隙,及将终,惠帝问所以代之者,而何所推贤惟参。
参既代何为相国,一遵何之约束,无所变更。
惠帝尝问之,参谢曰:「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于是百姓悦之,而作《画一之歌》。
故何之荐参,不以参之有隙而推其贤;
参之代,不以何之有隙而变更其约束。
古之人处心积虑,其公如此。
盖一切为国家计,而忘其爱恶,此其所以为大过人也。
后世之士,于其所爱,则不计其人之贤否、事之是非;
而于其所恶,则虽天下共推以为贤者,犹将抑之,公论以为是者,犹将改之。
其视管、鲍、萧、曹之所为,得不少知愧乎?
带御器械宋钧权知閤门事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掖垣类稿》卷二
敕具官某:隰朋闲习进退,赤也愿相会同,是知朝廷之间,古人盖以观礼。
尔温纯有恪,词采甚文,拔由执戟之联,试以司仪之事。
踰阶历位,其纠正之。
济济翔翔,则予以怿。
可。
相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咸平集》卷一三
智周万物曰圣,道济万民曰贤。
圣乃君德也,贤亦君德也。
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故圣人王则贤者事之,贤者王则圣人事之。
周公相成王,乃以圣事贤者也;
仲虺成汤,乃以贤事圣者也。
舜、禹在十六相之间,即以圣事圣者也。
高宗命相,称若金用尔为砺,若旱用尔为霖,若和羹用尔为盐梅,若济川用尔为舟楫。
此得命相之大旨也。
管仲相桓公也,以隰朋善摈赞之礼,请立为司宾
宁戚能稼穑之政,请立为司田;
宾胥无明于刑法,请立为大理
王子城父谙于战阵,请立为大司马
东郭牙忠鲠谠直,请立为大谏
乃曰君欲理国强兵,则五子在焉;
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此乃得为相之大体也。
是知宰相所居者国之大位,所务者国之大事,所忧者国之大难,所理者国之大柄。
百职如网罟也,群官若襟袂也,提纲则网罟不紊,举领则襟袂自整。
所谓挈霸王之器,授于圣哲之主也。
陈平不言细务,丙吉耻按小吏,所以府无铃阁,门不施闑,示与邦国大同也。
不于众务之有隔也。
许扣閤以白事,呼宜禄以立闻,是表宰相之贵异于臣僚之贵也,宰相之职贰于帝王之职也。
君在座,见宰相则起,赞拜者揖而告之;
君在车,见宰相则下,赞礼者导而告之。
伊尹谓之阿衡吕望谓之尚父,圣人所以隆其礼若是也,贵其才亦然也。
所任非轻,所责亦重。
若天地有大变,邦国有大灾,则引咎责躬,谢病免职。
天下知其隆贵,而不知其忧劳;
受其陶镕,而不知其功业。
五帝之时,人谨事约,故宰相得致其理。
三季而下,俗薄文弊,故宰相尤劳其精。
玄宗姚崇、宋璟,则开元之初,天下康济
用林甫、国忠、则天宝之末,海内丧乱。
岂独臣之过也,抑亦君心之怠也。
当忧勤之时,则逆鳞犯颜之臣,谓之忠荩而听纳也;
及安逸之后,则苦口沃心之谏,谓之狂妄而厌闻也,岂徒然哉!
魏徵太宗也,以抗直克保其终;
宪宗之用李绛也,以刚正不得其死。
盖君臣之际,委遇方深,则谗谤生焉,祸难起焉。
谗言不惑,则匕首窃发。
岂惟正直忌于众目,抑亦富贵摇于人心,王涯遂死于疑兵,窦参亦逢于刺客。
是知为相不易,为君亦难。
不惑谗疑,君之难也;
不事富贵,相之不易也。
德宗,勤俭之令主也,惑于谗疑;
赞皇,才略之贤相也,溺于富贵。
宰相所先者才略,所重者识量。
刘幽求克平内难,唐休璟善料边功,乃才略者也。
张九龄请诛禄山娄师德密荐仁杰,乃识量者也。
有量则深沈而难测,有识则敏速于先见。
使玄宗九龄之言,则禄山之乱不生矣;
使天后不言师德之荐,则仁杰之明不知矣。
夫俾人迁善远罪,而不自觉者,礼也;
致君去危就安,而不自悟者,贤相也。
盖弭乱于未形,制理于未兆,群官但受其节制,万机莫测于运用也。
黄閤之下,敢献箴曰:
惟天有斗,斡运化机。
日月五纬,阴阳四时,斗柄所指,随其推移。
惟君有相,调燮天下。
朝廷百揆,天地万化。
政柄所指,随其强霸。
一国具瞻,三台之象。
所务才略,所先识量。
量若不宽,不能容众。
识若不明,不堪大用。
才若不长,不堪任重。
略若不深,不谋公共。
识量有智,为相之器。
礼乐征伐,为相之辔。
按辔理人,利器事君。
献替辅弼,启沃经纶。
乃成大业,乃集大勋。
尧得元凯,垂衣而理。
得伊、仲,顺人而起,汉得良、平,乱略乃弭。
唐得房、魏,王道如砥。
君之股肱,禄既厚焉。
君之耳目,贵亦极焉。
禄厚骄生,贵极忘迁。
延龄调上,林甫忌贤。
元载专宠,吉甫弄权。
众僚位卑,不敢抗言。
百官礼隔,谁肯犯颜?
阿顺久矣,倾亡忽然。
性习相近,始终勿渝。
进贤为党,道则不孤。
至公为任,身则无虞。
民既富寿,物亦昭苏
狂生不佞,敢告仆夫。
用相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一、《乐静集》卷二五
有用天下之道者,乃可以知相;
有兼天下之才者,乃可以为相。
今之相,古三公是也。
三公之职,上论天道,下经人事,非涖官行法者也,故有其人则置,无其人则阙。
有其人,则非六卿所为也,王以宾师礼之;
无其人,则六卿各率其属以佐王,而三公之名,无害为旷位。
若夫宰相,则处三公之职而兼六卿之事者也,故不可一日无其人。
此固知之者非难,而为之者实难也。
天下安危之势,生民休戚之命,始于纤微而成于不可禦,藏于优游无事而发于不测,此制之者君也,而相实维之。
一时之因革,百世之利害,谋夫争于庭而不一,庶人议于道而未谕,此决之者君也,而相实持之。
百官之贤否,庶事之脩缉,衡是非于名实,信赏罚于功罪,此覆之者君也,而相实察之。
内强中国,外镇四夷,经营庙堂而震詟万里,此御之者君也,而相实器之
故智不足以用天下之变,则屈于所不知;
勇不足以任天下之重,则困于所不举。
昔人有言曰「宰相自有体」,而不亲小事。
若此者小材之所效也。
宰相不可以亲为,至于小事败弛,以乱成法,则亦未得为无责矣。
钱谷固非宰相之所治,盗贼固非宰相之所问也,各有司存。
至于国计之不知,奸猾之不息,此有司不治也,则责将谁尸?
故天下之守在天子,天子之责在宰相
故曰知之为未易,而为之甚难者也。
古之人非灼见其臣,不敢举国而与谋;
非深知其君,不敢委身而就责。
考其文迹之甚明而精意之可见者,莫详于《书》。
高宗傅说于版筑之间,一旦加之公卿大夫之上,疑若甚易者,然而至诚相感之际,丁宁告戒,固非中才庸主之所能为也。
说之告王曰:「后克圣,臣不命其承」。
则望其君者隆。
王之命曰:「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则望其臣者备。
知之非难,要其上以力行也;
克迈乃训,示其下以必听也。
既俾之有为矣,而曰「罔不同心」,故沮议者弗能改;
既告之以典学矣,而曰「旁招俊乂」,故能言者无所容。
傅说所以得行其志,而高宗所以能享中兴之功者也。
以豪杰非常之士,得聪明有为之君,故相与以造事兴业,创法定规,出于庸人辨事已息之馀,乘于功利调习甫行之际。
使续之者非其人,因之者隳其事,帝王之绩,困于垂成,而官人百吏,亦幸而愿息,此知人者又不可不善于其后也。
桓公既相管仲,欲缮甲兵,伐诸侯,管仲五谏而五不听。
缘陵之封既行其言矣,凡五言而五诺之,故诸侯、王天下以成霸功者,桓公之知人也。
管仲之得其君也,既以信而后谏,量而后入,未尝轻用其事,而国之大事固不敢轻属于人,凡此恐遗君忧而为百姓怨也。
桓公欲用鲍叔管仲以为不可,而荐隰朋
鲍叔非不才也,盖知其善于后者必隰朋也。
管仲一霸者之佐,非天下器也,其始则未尝轻用其身,其终则惟恐不善于后,况其致君泽民,安利万世,复有大于此者乎?
尝观明皇姚崇于田猎之间,咨以天下事而衮衮不倦。
知帝大度,锐于政事,先以十事要之使坚,开元之间,卒见施设,至于序次,一听其决择,由是进贤退不肖,天下大治。
以疾移告归第,虽政事必得其言而后定,及乎荐宋璟自代,帝益以不疑。
之后,务刑政,官任职,而守正过之。
盖法之始行,容有疏缓,行之既久,循名责实,按事计功,非少加之以威严,则不足收歛,凝就其势,不得不然也。
史称崇能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由是观之,则知相之才既难,善其后者亦未易,愚故终诵之。
蚁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事类赋》卷三○
伊玄驹之幽琐兮,处蛰户而游嬉。
抱兼弱之微识,以时术而自资。
体行磨以合度兮,性慕膻而弗违。
虽罗密而见获,亦道在兮何亏。
荐俎豆以为醢,漏山阿而慎微。
黄既应于西魏,赤亦象于南齐
尔其辨其蚼蟓,分此蠬虰。
汤沃桓谦之怪,火攻河内之兵。
得水既赏于隰朋,习马亦闻于王济
或验彼水灾,或占其雨至。
冠山之鳌,诚未足羡;
吞舟之鲸,或云可制。
亦有处栏锜之石,出昆崙之墟。
槊端刺肉,砚里观鱼。
惊若象之尤异,闻斗牛而靡虚。
溃金堤之千丈,结丧车之四隅。
摘典丽之辞,既闻郭璞
悦幽闲之思,更见应璩
徐铉祭文淳化三年十月十八日 北宋 · 李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徐公文集》卷末附录
维淳化三年岁次壬辰十月辛酉朔十八日戊寅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兼秘书监上柱国李至朝奉大夫左谏议大夫、充史馆修撰判馆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徽之、张洎等,谨以清酌之奠,致祭于故左骑省常侍徐公之灵。
惟公博识宏才,懿文茂学。
如金之浑,如玉之璞。
天然混成,不加彫琢。
顷在江左,已闻素履。
及来天庭,孰不仰止?
周旋清显,殆将二纪。
相如视草,隰朋近侍。
篆籀称绝,典谟得体。
其馨如,其直如矢。
令问令望,之才之美。
今也儒宗,古之君子。
五百年来,一人而已。
道屈于位,遇休明之世未尽伸;
才困于命,当衰晚之年不得志。
嗟乎!
天地之间,人生如寄
自古迄今,其谁不死?
矧素发之垂领,复何悲乎?
已矣!
可惜者沦于远郡,契阔千里。
《鵩鸟》之赋未成,二竖之灾奄至。
淳于意兮止一女,邓伯道兮终无子。
此素友清交,门生故吏,可以失声而长号,汍澜而屑涕,以为天道难忱,善人如是。
受教文字,执弟子之礼;
徽之、洎有旧潇湘,敦故人之契。
迎旅榇于西郊,风切切兮雨萧萧。
灵筵惨兮素帏动,疑肸蚃于寂寥。
呜呼!
临丧一奠,庶英魂之可招。
尚享!
元勋不伐(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九、《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九
辱书,审侍奉吉庆。
卑以自牧,君子所以首出庶物者也。
精于一则不凝滞于物,鞭其后则无内外之患,胸次宽则不为喜怒所迁,人未信则反聪明而自照。
颜渊曰:「舜何人哉」!
隰朋愧不若黄帝
夫设心若此,岂暇与俗争能哉!
窃窥足下有强学之志,故及之耳。
孔戣右散骑常侍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齐桓公心体懈堕。
隰朋侍。
汉成帝亲重儒术。
刘向从。
今之常侍
是其选矣。
称其任者。
惟正人乎。
大中大夫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孔戣
言行谨直
风操端庄。
肃然礼容。
清庙之器。
始自筮仕。
迄于天官
虚舟为心。
利刃在手。
全才具美。
时论多之。
可使珥貂
立吾左右。
从容侍从
以备顾问。
隰朋刘向
岂远乎哉。
右散骑常侍
重授李晟通事舍人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李晟
管仲云。
升降揖让。
进退闲习。
臣不如隰朋
今之通事舍人
近此选也。
常中此选。
善于其职。
故相导通奏之节。
宣扬拜起之仪。
引而赞之。
不闻失礼。
既终丧纪。
宜服官常。
可使束带曳裾。
为吾谒者
通事舍人
新秋瀛洲亭上论学(馆试作) 明 · 区大相
 押词韵第三部
金飙肇凉气,玉水涵秋霁。
华叶未随风,绮苔尚盈砌。
环流太液波,侧泻御沟汭。
危槛瞰澄瀛,周垣属云陛。
仰视孤鸢翔,俯察纤鳞逝。
蔼蔼玉堂宾,济济衣冠会。
瑶函抽妙义,银钥发清閟。
意入道源深,境寂玄关邃。
清泠涤我襟,夕爽飘吾袂。
逝川无息流,羲御不停辔。
请事颜公言,永怀隰朋愧。
后秋兴八首(选六首) 其四 信陵 清初 · 魏裔介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兼济堂文集卷二十
平原用括难言智,公子封鄗亦曾閒(谓信陵君
五霸功勋存赵魏,三干宾客老乡关。
劝归毛薛谊偏厚,自刭侯生事更艰。
远害全身甘饮酒,至今俎豆大梁信陵客惟侯生奇伟亦子犯隰朋之俦也)
荀悦哀王商论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
荀悦论曰。夫独智不用于世。
独行不蓄于时。昔人所以自退。
犹不得自免。是以离世深藏。
又曰。以六合之大。
一身之微。而匹夫无所容焉。
岂不哀哉。余三复斯论。
潸然出涕。仲尼圣人也。
犹美颜子之行藏。与我同志。
宁武不可及。叹蘧瑗卷而怀之。
则圣人遵养时晦。可谓至矣。
仲尼之德。足以塞叔孙之毁。
仲尼之仁。足以免陈蔡之困。
仲尼之智。足以避匡人之辱。
仲尼之道。足以容鲁哀之世。
而逼迫多惧。殆于危亡。
由是思之。无非命也。
王商者哉。世人皆以貌寝质薄为数奇。
敦厚硕大为多福。乐昌威重真汉相。
容貌慑单于。而遘悯于时。
遇才而殒。岂命之否也。
龙虎不能免于患。及命之泰也。
蛭蟥皆得保其生。余又闻之。
国之衰也。忠贤先去。
管仲隰朋不久而齐国乱。范燮令祝宗祈死而晋主忧。
伍胥戮而夫差亡。汲黯出而刘安悖。
徒叹新都之夺。孰救乐昌之祸。
昔秦缪以三良为殉。君子曰。
秦缪之不为盟主也宜哉。弃善人之谓也。
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 唐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
朕遐观前载。历选列辟。
莫不贵此得人。崇兹多士。
犹股肱之佐元首。譬舟楫之济巨川
若夫搆大厦者。采众材于山岳。
善为国者。求异人于管库
是以陶唐有虞。揖让之圣帝也。
非元凯不能成茂功。商汤姬发
革命之明王也。非伊吕无以定祸乱。
况乎齐桓中人之才。器非浚哲。
汉武嗣业之主。志在骄奢。
犹赖管仲隰朋之相。平津博陆之辅。
既为五霸之长。亦称万代之宗
是知得士则昌。失人则乱。
朕冕旒夙夜。虚心政道。
虽天地效祉。宗社降灵。
区宇晏如。俊乂咸事。
尚恐山林薮泽。藏荆隋之宝。
卜筑屠钓。韫萧张之奇。
是以躬抚黎庶。亲观风俗。
临河渭而伫英杰。眺箕颍而怀隐沦。
亟移日月。空劳梦寐。
而骊龙莫兆。商歌寂寥。
岂混迹驽骀。未逢良乐之顾。
将毓德岩穴。方追禽向之游。
望云长想。增其叹息。
可令天下诸州。搜扬所部。
士庶之内。或识达公方。
学综今古。廉洁正直。
可以经国佐时。或孝悌淳笃。
节义昭显。始终不移。
可以敦风励俗。或儒术通明
学堪师范。或文章秀异。
才足著述。并宜荐举。
具以名闻。限来年二月总集泰山
庶独往之夫。不遗于版筑。
藏器之士。方升于廊庙。
务得奇伟。称朕意焉。
崔相公 中唐 · 吴武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八
月日。
谨白书相公阁下。
昔者获侍坐于东掖。
窃闻馀论。
吾之行已。
略无遗事。
独未能举贤士大夫于朝为恨耳。
武陵诚愚不觉窃抃。
以为明哲之达。
必将与人同。
然犹恨尔时相公未得行其志。
今者镕铸生人。
鼓簧偫物。
牧之士。
倾耳而听。
拭目而视。
以为举善黜恶。
大尧之功。
相公亦塞其望乎。
昔者管夷吾隰朋宁戚东郭牙宾胥无子成桓公
分职其务。
且曰。
欲理国者。
则五子存焉。
如将霸王
夷吾在焉。
盖不欲专其能也。
相国居位旬朔。
而所举者亦数十百人。
今不知相公所举阿谁。
所黜阿谁。
自秋徂春。
非特旬朔。
岂天地无其人邪。
将相公有所待邪。
或则曰。
明主春秋鼎盛。
方有所好。
升平之画。
未可为也。
此又常人之论。
无足徵者。
夫人君病无所好。
苟有所好。
何为不可。
假若主好畋猎。
则正人其无畋猎者乎。
主好晏游。
正人其无蹙鞠拔河者乎。
因好而致。
事将潜化。
或以歌谣进。
或以烹饪来。
相公讵谓不然乎。
今两河馀寇。
条贯未得。
北虏踞慢。
西戎猖獗。
三关可收。
五城可理。
河壖可田。
运漕可罢。
相公岂独遗此而优游廊庙。
更以岁月取贤相之位。
然后旄钺而出镇乎。
生人可怜。
勋业可惜。
伏惟相公越偫士之胸臆。
姑为踌躇。
天下幸甚。
始从北来。
得边隅之事。
谨条别状。
轻渎严重。
武陵再拜。
蠹论(一)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一、《云溪居士集》卷一六
圣王所以阜安生民,善美风俗,济平治之功者,进贤退不肖,振遗革弊,以正官人,以善政事而已。
后世亦尝进贤退不肖,振遗革弊矣,然而官人不加正,政事不加美,平治之功未云获者,则志之所趣,有不同也。
人各有志,志之所趣,有公有私。
公私相反,如冰炭方圆,不可得兼。
徇公则忘私,营私则背公。
夫志于公者,惟君民之念,苟益于君而便于民,则为之,不以恩怨、疏戚、好恶、利害之情自贰。
谓可进者,必仁贤也;
谓可退者,必邪枉也;
谓可振者,必众之所欲也;
谓可革者,必人之所厌也。
故仁贤在位,众职咸举,邪枉见黜,而庶官无旷;
良法必用,而上无遗善;
宿弊必去,而民无受其患者。
故官人正而政事脩,平治之功起也。
志于私者则不然。
计其身,不惟其君;
顾其家,不思其国。
苟利于己,虽负君而贼民,为之不疑。
谓贤而进之者,非厚亲戚,则善故旧也;
非报恩德,则媚贵势也。
谓不肖而退之者,非复仇怨,则倾素望也;
非嫉违戾,则茹寡弱也。
谓遗而振之者,非趋世之所向,则苟异前人之事也;
非谋己之私利,则徇私智之所好也。
谓弊而更之者,非嫉前人之功,则迎时事之变也;
非避己之害,则持偏见之所恶也。
故贤者未必进,不肖者未必退,振而起之者未必利,革而去之者未必弊。
故官人不加正,政事不加美,而平治之功未云获也。
进贤退不肖者,沮劝之所在,人主操之以驭多士;
振遗更弊者,利害之所系,人主审之以定理乱。
士有进者,天下咸知以亲戚、故旧、恩德、贵势援而见进也,未必贤也;
士有退者,天下咸知以仇怨、谮愬、违戾、寡弱毁而见退也,未必不肖也;
事有兴者,则以媚时苟异,谋己私好之人献计而兴之也,未必利也;
事有废者,则以嫉善迎时,避害私恶之人自谋而废之也,未必弊也。
若是,则所进退者,尚足以立沮劝之权,而废兴者,尚足以定利害之几乎?
非惟汩利害之几,败沮劝之权而已,贵者为之,贱者斯效之矣,大臣行之,小臣斯从之矣。
有诸内必形诸外,发于近必达于远。
贵贱、小大、内外、远近,人人背公家而营私利,蠹莫大矣。
萧相国曹参不平,至且死,所推贤惟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
齐桓公管仲于鲁,取之桎梏之下,位于高、国之上,鲍叔之力也。
管仲病,桓公欲用鲍叔管仲以为不可,而举隰朋
汉昭帝时,宫中尝夜惊扰,霍光疑有变,就郎索符玺,不与,将夺之。
郎按剑曰:「头可断,玺不可得」。
明日,光荐郎,诏增秩二等。
郭子仪李光弼同在朔方,雅不相善,及子仪为使,有诏光弼中分其兵。
光弼匿诏不敢言,入,要之以死。
子仪下堂,执其手曰:「今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邪」?
遂分兵遣之,勉以忠义,执手相别,至于泣涕。
天下之士,言必称姬孔,视萧、曹、管、霍、汾阳临淮,犹珷玞尔;
至好恶予夺之际,或有愧于二三子者,何哉?
岂《书》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者乎?